測繪學術論文標題
測繪就是將地面已有測繪資質管理問題研究論文的特征點和界線通過測繪手段獲得反映地面現狀的圖形和位置信息測繪資質管理問題研究論文,供工程建設的規(guī)劃設計和行政管理之用。下面是我整理了測繪學術論文標題測繪資質管理問題研究論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測繪學術論文標題
1......管線工程測繪技術方法探討
2......建筑工程測繪技術研究
3......工程測繪中的一些小技巧
4......略論工程測繪學的發(fā)展
5......施工測繪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6......工程測繪中應注意的事項
7......免棱鏡全站儀在工程測繪中的應用
8......淺談工程測繪中點之記的繪制
9......淺談大型調水工程施工測繪步驟和方法
10.....橋梁工程測繪方法探討
11.....淺談工程測繪技術規(guī)范
12.....可編程計算器在工程測繪計算中的應用
13.....淺談GPS在工程測繪中的應用
14.....地下廠房工程施工測繪及新方法的應用
15.....高層建筑施工測繪技術重點、難點分析及解決方法
16.....《新建鐵路工程測繪規(guī)范》修訂原則及技術特點
17.....淺談工程測繪儀器在深基坑施工中的運用
18.....淺談工程測繪技術的應用
19.....工程測繪控制點全息成果表及其PC—1500機程序
20.....公路工程中平面控制點復測與加密的工程測繪分析
21.....關于公路橋梁施工測繪常見問題的淺析
22.....工程測繪中GPS獨立坐標網的計算方法
23.....《廣州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工程測繪技術規(guī)程》的修編
24.....正余弦定理在工程測繪中的應用
25.....關于工程測繪技術的發(fā)展現狀及前景的應用研究
26.....高職工程測繪技術專業(yè)“三崗并舉、六方對接”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討
27.....如何提高工程測繪水平的探討
28.....試論高職工程測繪技術專業(yè)課程體系的改革
29.....精密工程測繪儀器及數據處理
30.....施工測繪中的坐標換算
31.....土木工程測繪中excel的應用研究
32.....水利工程測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完善措施
33.....工程測繪中坐標系的轉換與設計實例
34.....淺談建筑工程測繪對于工程質量的作用和意義
35.....淺析測繪工程測繪中測繪新技術的應用
36.....關于建筑工程施工測繪的幾點工作體會
37.....線路工程施工測繪淺談
38.....橋梁工程施工測繪與控制
測繪學術論文
論工程測繪中的GPS測繪技術
摘 要測繪資質管理問題研究論文:自上世紀GPS技術問世以來,其發(fā)展速度異常迅猛,在工程建設、國防、交通、通信等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文章重點就其在工程測繪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工程;GPS;技術
1 引言
GPS技術最先是從美國發(fā)展來的,它譯成中文叫做全球定位系統(tǒng)。全球定位系統(tǒng)分別由軟件和硬件兩部分構成。通過計算機編程,由軟件開發(fā)員開發(fā)各種使用的軟件;組成衛(wèi)星的各種裝置和地面的信號接收設備即為硬件。隨著GPS技術的飛速發(fā)展,GPS技術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作為先進的測繪手段和新的生產力,其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測繪的良好特性,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在經濟建設、交通建設、國防建設以及社會的各個領域GPS技術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工程測繪這一領域,GPS技術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2 GPS測繪技術的特點
與傳統(tǒng)的測繪技術相比,GPS測繪技術有非常明顯的進步,其優(yōu)越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于GPS測繪的結果,它的精確度更高;且測繪時其計算速度更快。它可以在一天之中任意時刻進行,不僅如此,在傳統(tǒng)的測繪技術基礎之上,GPS還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讓GPS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可以在測繪時大大簡化操作程序,從而可以降低操作員對一些專業(yè)知識的要求,極大地拓展了GPS的市場。
2.1 觀測速率提高
自從GPS技術被開發(fā)出來,其優(yōu)越性使得其發(fā)展迅速。隨著電子科學技術以及軟件技術的發(fā)展,軟件的功能也在不斷地改良。到目前,對20k千米以范圍以內的靜態(tài)目標進行精確的定位只要用15分鐘就能夠完成。當基準站與各流動站的距離在1.5千米范圍之內時,流動站觀測只要不到2分鐘就可以完成對靜態(tài)相對定位的測繪。
2.2 準確性更高的定位
通過實際測繪的數據可以得知,與傳統(tǒng)的定位方式相比,GPS的定位有更高的準確度。具體的數據如下所示,在5千米的范圍之內,GPS的定位精度大約在6米至10米之間;在100到150千米的范圍內,GPS的定位精確度大約在7米到10米之間;當定位范圍達到1000千米時,其精度可達9米至10米。在300米至1500米的工程測繪定位時,倘若進行1個小時以上的觀測,那么觀測數據的誤差能夠控制在在1m毫米以內,與傳統(tǒng)的ME-5000電磁波測距儀測所測得的數據相比,其精確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2.3 更簡單的操作
GPS測繪技術在經過與其測繪資質管理問題研究論文他的技術的手段相互結合后,可以大大簡化其操作方法,不僅如此,GPS所運用的范圍也將得到拓展。比起其他的測繪方法,GSP的集成化以及自動化的操作程度有非常明顯的提高。GPS適用于測繪內以及測繪外行業(yè)領域,工作人員可以輕松地通過軟件系統(tǒng)來操控作業(yè)。軟件系統(tǒng)可以避免人工測繪的誤差,這樣,不僅能夠減少工作人員工作量,同時也能大大提高操作的準確度。
3 工程測繪中GPS測繪技術的應用
在工程測繪中,實時動態(tài)差分法是常用的GPS測繪技術。此方法是以GPS測繪方法為基礎,并經過系統(tǒng)的改進而得到的,比起原來的GSP測繪技術,此法在性能方面有更大的進步,原先的GPS測繪得到的原始數據并不是很精確,要獲得要求精度的數據,還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但是實時動態(tài)差分法卻可以在實時的測繪過程中,不需要進行數據的特殊處理,直接獲得所需的數據。這更加提高了測繪的速率,對與GPS技術以后的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這種方法如果應用于工程測繪中,勢必會給地形測圖、工程放樣等操作拓展出一個新方向,從而大大地提高測繪工作的效率及其測繪數據的準確性。在實際測繪工作中,GPS測繪技術被廣泛應用,其具體的應用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3.1 測定大地測繪控制網點
現階段,用常規(guī)技術方法建立的大地控制網已經被GPS測繪技術控制網完全取代了。在我國,于1991年開始用GPS測繪大地控制網,利用GPS全球定位技術重新精確測繪我國的基礎控制網。由于我國大地控制網點之間大都相距幾千公里,要完成高精度的遠控制點的測繪,用常規(guī)的測繪工具是行不通的,而且常規(guī)的測繪工具測繪效率很低消。與全國的控制網的測繪相比較,城市控制網的測繪點通常只相距幾十公里,城市控制網要求其精度高、面積廣、使用頻繁。用常規(guī)的測繪工具測繪,會導致測繪精度不均勻,并且控制點經常遭到破壞,會嚴重影響測繪的進度。GPS具有測繪范圍廣、效率高、精度高等一系列優(yōu)點,可以很容易解決以上問題,從而能夠使工程測繪工作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3.2 工程變形的監(jiān)測
所謂工程變形,就是在工程建設當中,遇到由于地殼運動而造成的建筑物位移,變形類型可以分為陸地工程的變形、地表沉降以及圍堰大壩的變形等。在工程變形監(jiān)測的四個階段:基準設計、結構強度設計、觀測時段設計、監(jiān)測周期設計,GPS技術都起到的極為重要的作用。
3.3 國土地形地貌測繪中的應用
在工程測繪中,是常用的GPS測繪技術,采用這種方法,在戶外觀測之后立即能夠獲得高精度的定位,這使得實時動態(tài)差分法在國土地形地貌測繪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國土地形地貌測繪以及地籍測繪工作中,通過采用實時動態(tài)差分的方法法來對土地權屬界點進行精確測定,僅僅需要一名操作人員在每個測定點上花費幾秒鐘時間,之后把得到的數據交給計算機軟件運算處理,然后輸入GPS系統(tǒng)即可得到國土地形地貌或者地籍測繪圖。因為實時動態(tài)差分技術不需要測點間通視,而且需要的操作人員也極少,所以該技術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國土地形地貌或地籍測繪工作的效率。
3.4 GPS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在城市建設的中,為了滿足城市規(guī)劃的需要,可以采用GPS測繪技術。城市規(guī)劃具有要求精度高、控制面積大、使用頻繁等特點,要把城市建成區(qū)和規(guī)劃區(qū)的進行的嚴格劃分。對城市進行一個整體的規(guī)劃,對日后建筑物的建設提前做出計劃,從而減少其對城市的局以及公共環(huán)境的影響,以實現對城市建設的合理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發(fā)展越來越快,然而過度開發(fā)城市的資源,對城市的合理化發(fā)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對與城市的測繪,有著更高的要求,工程的質量和進度與測繪水平直接相關。城市控制測繪的速率以及準確度在引入GPS測繪技術后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由于GPS可以在任意時刻采集數據,而且還可以根據要求進行適當的調整,比傳統(tǒng)的測繪方式有極大的進步。速度快、精度高、費用低以及操作簡便是GPS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因而GPS是現階段城市控制測繪的最好選擇。隨著新科技、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GPS技術在該領域的發(fā)展將會獲得更大的優(yōu)勢。同時,城市控制測繪伴隨GPS技術的發(fā)展將會達到更高的水平。
除上述功能之外,GPS技術還能夠用于土地的動態(tài)檢測。土地動態(tài)檢測的傳統(tǒng)方法是平板儀補測法和簡易補測。GPS的運用改變并改善了動態(tài)野外檢測的方法。由于GPS所具有的的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使得這種新的測繪方法足可以滿足現階段的土地動態(tài)檢測的需要。并且同時解決了了傳統(tǒng)方法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大大提高檢測的速度以及數據的精準度,在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的同時,也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4 結束語
由于GPS具有的諸多方面的優(yōu)勢,GPS勢必會給工程測繪工作帶來全新的革命,各領域測繪技術將會得到改革,不僅工程測繪的數據會更加真實、更加準確、更加可靠,而且將會擴大工程測繪的服務范圍, 從而使工程測繪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明顯的提高,成為多用途的國際性高新技術產業(yè)。在工程測繪中,GPS技術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了,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度自動化使得GPS獲得了工程測繪界的廣泛贊譽,毫無疑問,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GPS技術將主導整個工程測繪領域,并且在技術的革新進步的同時,GPS將用更強的實用性拓展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陳序.GPS技術在工程測繪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與企業(yè),2013,6.
[2]林新超.GPS測繪技術在工程測繪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風,2012,1.
[3]楊立忠,左立新.GPS技術在工程測繪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2,1.
看了“測繪學術論文標題”的人還看:
1. 數字測繪學術論文范文
2. 測繪學術論文
3. 測繪論文范文
4. 測繪科技論文3000字
5. 學術論文標準格式規(guī)范
求論文一篇
測繪學研究測定和推算地面幾何位置、地球形狀及地球重力場,據此測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態(tài)和人工設施的幾何分布,編制各種比例尺的地圖的理論和技術的學科。 測繪學的發(fā)展在世界上古史時代,就有利用測繪學智麗尼羅河泛濫后農田邊界整理的傳說。公元前7世紀,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書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圖27幅。公元前5世界至3世紀,我國已有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記載。公元前130年,西漢初期便有了《地形圖》和《駐軍圖》,為目前所發(fā)現我國最早的地圖。 學科分支攝影測量學 普通測量學 大地測量學 工程測量學 地物波譜學 遙感技術 海洋測繪 地圖學 研究測定和推算地面點的幾何位置、地球形狀及地球重力場,據此測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狀和人工設施的幾何分布,并結合某些社會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編制全球和局部地區(qū)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和專題地圖的理論和技術學科。又稱測量學。它包括測量和制圖兩項主要內容。測繪學在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城鄉(xiāng)建設規(guī)劃、國土資 源利用、環(huán)境保護等工作中,必須進行土地測量和測繪各種地圖,供規(guī)劃和管理使用。在地質勘探、礦產開發(fā)、水利、交通等建設中,必須進行控制測量、礦山測量、路線測量和繪制地形圖,供地質普查和各種建筑物設計施工用。在軍事上需要軍用地圖,供行軍、作戰(zhàn)用,還要有精確的地心坐標和地球重力場數據,以確保遠程武器精確命中目標。 發(fā)展簡史 測繪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的測繪技術起源于水利和農業(yè)。古埃及尼羅河每年洪水泛濫后,需要重新劃定土地界線,開始有測量工作。公元前21世紀,中國夏禹治水就使用簡單測量工具測量距離和高低。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的埃拉托斯特尼采用在兩地觀測日影的辦法,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長,也是測量地球大小的弧度測量方法的初始形式。724年中國唐代的南宮說等人在張遂(一行)的指導下,在今河南滑縣至上蔡實測了約300千米的子午弧長。并在滑縣、開封、扶溝、上蔡測量同一時刻的日影長度,推算緯度1°的子午弧長,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弧度實測。1617年荷蘭的W.斯涅耳首創(chuàng)三角測量法進行弧度測量,克服了在地面上直接量測弧長的困難。1687年英國I.牛頓根據力學理論,提出地球是兩極略扁的橢球體。1690年荷蘭C.惠更斯也提出地球是兩極略扁的扁球體。后為法國在南美洲和北歐進行的弧度測量所證明。結束了歷時半個世紀的有關地球形狀的爭論。1743年法國A.C.克萊羅發(fā)表《地球形狀理論》,奠定了用物理方法研究地球形狀的理論基礎。1849年英國Sir G.G.斯托克斯提出利用地面重力的測量結果研究大地水準面形狀的理論。1945年蘇聯(lián)M.S.英洛堅斯基創(chuàng)立了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形狀的理論,并提出“似大地水準面”的概念。 測繪學是技術性學科,它的形成和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測量方法和儀器工具的創(chuàng)造和改革。17世紀以前,人們使用簡單的工具,如繩尺、木桿尺等進行測量,以量測距離為主。17世紀初發(fā)明了望遠鏡。1617年創(chuàng)立的三角測量法,開始了角度測量。1730年英國的西森制成第一架經緯儀,促進了三角測量的發(fā)展。1794年德國的C.F.高斯發(fā)明了最小二乘法,直到1809年才發(fā)表。1806年法國的A.-M.勒讓德也提出了同樣的觀測數據處理方法。1859年法國的A.洛斯達首創(chuàng)攝影測量方法。20世紀初,由于航空技術發(fā)展,出現了自動連續(xù)航空攝影機,可以將航攝像片在立體測圖儀上加工成地形圖,促進了航空攝影測量的發(fā)展。 20世紀50年代起,測繪技術朝著電子化和自動化發(fā)展。1948年起各種電磁波測距儀出現,克服了量距的困難,使導線測量得到重視和應用 。大約與此同時,電子計算機問世,加快了測量計算速度,改變了測繪儀器和方法,出現了解析測圖儀,促進了解析測圖技術的發(fā)展。1957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后,在測繪學中開辟了衛(wèi)星大地測量和航天攝影測量新領域。隨后發(fā)展起來的甚長干涉測量技術、慣性測量技術,使測繪學增添了新的測量手段。 學科分支 測繪學主要研究對象是地球及其表面形態(tài)。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大地測量學、普通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海洋測繪和地圖制圖學等分支學科。 大地測量學 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 普通測量學 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區(qū)域內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的理論和方法。局部區(qū)域是指在該區(qū)域內進行測繪時,可以不顧及地球曲率,把它當作平面處理,而不影響測圖精度。 攝影測量學 研究利用攝影機或其他傳感器采集被測物體的圖像信息,經過加工處理和分析,以確定被測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并判斷其性質的理論和方法。測繪大面積的地表形態(tài),主要用航空攝影測量。 工程測量學 研究工程建設中設計、施工和管理各階段測量工作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為工程建設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和大比例尺地圖,保障工程選址合理,按設計施工和進行有效管理。 海洋測繪 研究對海洋水體和海底進行測量與制圖的理論和技術。為艦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設提供保障。 地圖制圖學 研究地圖及其編制的理論和方法。 地圖繪制 地圖出現于上古時代,那時人類從事生產和軍事活動產生了對地圖的需要??脊殴ぷ髡咴诘焦?5世紀至前3世紀畫在或刻在陶片、 銅板或其他材料上的地圖。據文字記載,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地圖已用于地政、軍事和墓葬等方面。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學者埃拉托斯特尼最先在地圖上繪制經緯線。168 年,中國西漢繪制在帛上的地圖(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已注意到比例尺和方位。150年古希臘的C.托勒密所著《地理學指南》一書 ,提出了地圖投影法。265年,中國西晉的裴秀總結出制圖六體的制圖原則,從此地圖制圖有了標準,奠定了中國古代制圖的理論基礎。17世紀起,西方一些國家用三角測量法進行大地測量,根據實地測量結果繪制國家規(guī)模的地形圖,這些地形圖有準確的方位、比例尺和較高的精度。中國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完成的《皇輿全圖》,是中國歷史上首次以實地測量結果繪制的地形圖。20世紀初興起的航空攝影測量方法,加上照相平板彩色膠印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地圖制圖的發(fā)展。20世紀60年代以后,地圖制圖正向計算機輔助制圖方向發(fā)展。
工程測量研究畢業(yè)論文范文
確測繪資質管理問題研究論文的工程測量對于工程建設來講是不可忽視的部分,而受到內外因素的作用,工程測量會出現精度不足,這會制約工程測量的發(fā)展,并直接對工程建設造成影響。下面是測繪資質管理問題研究論文我為大家整理的工程測量研究 畢業(yè) 論文 范文 測繪資質管理問題研究論文,供大家參考。
工程測量研究畢業(yè)論文范文篇一
《 水利工程測量中全站儀誤差分析 》
摘要: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在經歷了高速階段以后現在更是越加的發(fā)展平穩(wěn)測繪資質管理問題研究論文,這對于國內的一些基礎建設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所以對于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也是近些年以來重要的建設項目之一。所以其水利工程的質量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重識,在這其中對于水利工程測量中全站儀的誤差分析與精度控制也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所以我們在下文中著重的對水利工程測量中全站儀的誤差分析與精度控制進行具體的研究。
關鍵詞:水利工程測量全站儀
1前言
全站儀在水利工程的測量中被廣泛的使用,我們對水利工程的測量必須保證其精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使用全站儀對其進行測量,這使得測量工作更加的便利,所以做好全站儀的誤差分析與精度的控制工作就顯得更加的重要,我們通過全站儀的測量來降低測量時的精度產生誤差,使用改進的 方法 ,使得測量的結果準確性可以有效的得到保證。所以在下文中我們對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全站儀的測量誤差與精度進行分析。
2全站儀在水利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我們在對水利工程進行測量的時候,全站儀在其中的應用比較廣泛,由于其使用儀器種類多類型繁雜,如經緯儀與水準儀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就現在的綜合情況分析,并且結合其儀器間的精確度與實用性而言,全站儀較其他幾種儀器具有較為明顯的精度優(yōu)勢。全站儀的便攜性較好,而且其準確性與全面性較優(yōu),水利工程中對于測量的要求較高,而全站儀可以對其測量精度的要求進行滿足,對于水利工程測量中所使用的一些基礎的測量資料,全站儀都可以通過測量獲得,而且其精度控制較高。特別是在水利工程前期的設計階段,還有水利工程中期的施工階段,后期的養(yǎng)護階段與應用的管理時都需要對全站儀進行使用,還有一些需要提供高等級的平面布控網的大型的水利工程項目,也需要對全站儀進行使用。
3誤差分析
3.1分析全站儀的軸系誤差
全站儀進行測量時所產生誤差的原因在于:首先對于全站儀的鏡頭在我們進行測量使用之前并沒有對其進行安裝與校正,其望遠鏡內的十字絲產生了中心的偏移,這種情況的發(fā)生直接導致了全站儀的視準軸與水平軸不垂直;視準軸還會受到溫度大氣折光的影響,以上都是產生誤差的原因。并且因其定位時發(fā)生的錯誤,由于有錯誤的定位存在于豎軸的橫向誤差補償、橫軸的誤差補償、視準軸的誤差補償中,造成軸系誤差。
3.2分析全站儀度盤誤差
度盤誤差產生的原因在于其垂直角,其因受到垂直角的影響,使得其垂直角越大那么其所產生的誤差就越大。我們在對其進行觀測的時候,我們觀測的方向如果在盤的左邊,那么視準軸就會位于標準視準軸的右側或是左側,這時度盤所產生的誤差會因其測量值的大小而產生實際的變化。如果我們將其望遠境進行轉變圈的處理,那么觀測方向當位于其右邊時,那么視準軸就會位于其標準視軸的左側或是其右側,那以視準軸所產生的落差就與其兩邊的測量結果是相反的。以上兩種情況下所產生的誤差,其度盤的數值是相同的,但是其所標的符號是相反的,其數值也相同,這時我們就可以對其度盤兩則的測量數值進行取平均值的處理。我們在保證其掃描盤進行轉運的過程中,其照準部的方向是相同的,這樣可以對其因轉動所引起的水平方向中的度盤誤差產生。如果其方向是垂直的,我們就通過對其進行光電掃描度盤與垂直軸的方向進行調整來進行,使得其半測回角中的誤差減少或是其誤差消失,這時其度盤所產生的誤差減少。全站儀的常見的測距誤差主要是加、乘數誤差與其周期誤差。
3.3分析全站儀測距誤差
全站儀的使用原理就是利用儀器發(fā)出的載波,通過測定出載波在測線兩端點間往返傳播的時間來測量距離進行確定。我們在確定測距的時候,由于精度會受到人自身視覺原因的影響,其全站儀的瞄準功能難以得到有效的使用。所以會造成一定的系統(tǒng)誤差的產生,這就使得人的判斷與其測量而出的結果產生了一定的差距與精度的不同。由于全站儀在使用時多是以相位式進行,所以測量時的誤差與其測量所產生的距離會產生一定的比例關系。這時誤差的產生會有諸多原因造成,如大氣的折光、溫度、濕度、氣壓等都會對全站儀的測量產生一定的誤差,造成較大的影響。
4精度控制及注意事項
4.1控制全站儀的軸系誤差精度
水利工程中的測量數據因其會由全站儀的軸系誤差的影響而產生變化,使得整個測量的結果產生一定的誤差,所以我們對于全站儀所產生的誤差必須加以控制。對全站儀的軸系誤差的減小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觀測方式進行,例如用半測回角度代替全測回角度,通過對全站儀的測角精度進行考慮其變化。全站儀在出廠時,其精度會有一定的標準,所以我們在測量使用時會對其觀測的角度進行改變,這就造成了垂直軸方向與其水平軸方向產生一定的誤差,或者造成扇形段弧形的軸系誤差。
4.2控制全站儀的度盤誤差
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與其高程測量相結合,我們通過使用三角高程的測量方法對其全站儀的誤差進行精度的控制,然后通過其三角高程對其所產生的誤差進行計算,以其在地球所產生的曲率進行計算的基礎,得其結果,然后根據工程中所產生的實例進行計算,然后根據其測量工作的實際。這樣可以使得其進行外界作業(yè)時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4.3控制全站儀的測距誤差
這種技術是專門針對觀測環(huán)境和人眼的觀測能力,分辨率所造成的限制,這可以使得精度的誤差的精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如果我們想在將全站儀的測距誤差變小,那么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多次測量,然后取其平均值將其進行結果的確定。
4.4使用全站儀的注意事項
使用全站儀時要注意使全站儀盡量靠近兩個測量點的中軸線,這是由于全站儀的安放位置會影響到高程測量的精度以及全站儀的軸系誤差。由于全站儀的角度會對全站儀的度盤誤差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要對觀測目標的垂直角大小的精確性予以保障。要將合適的測距位置選擇出來,進行測距儀器的安放,將全站儀的測距誤差降到最低。使用全站儀注意事項:(1)若長距離運輸儀器,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儀器檢查及校正,可以直接按照全站儀使用 說明書 中的校正方法進行安裝校正,再進行使用;(2)我們在使用全站儀進行三角高程控制測量時盡量架設在兩個測量點等距離中間進行,這樣可以抵消部分由于軸系誤差產生的影響,以保證觀測目標精度減小誤差;(3)在使用全站儀測量時,自由架站位置選擇盡量遠離變電站、高壓線、及信號塔等有電磁波發(fā)射的附近,特別是在埋標選點的時候也應該盡量避開這些地方,以免電磁干擾儀器載波使得測量距離產生誤差較大;(4)使用全站儀進行高等控制測量時盡量選擇天氣條件良好,通視狀況優(yōu)良的天氣進行,并且選擇好觀測時間,避開高溫及兩點溫差較大等情況,通過干濕溫度氣壓計進行測量并記錄結果,以便數據處理的時候進行改正使用;(5)一般使用全站儀時,盡量避免儀器暴曬引起儀器平整度不好,應給儀器打傘,并帶上遮陽罩,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查看儀器是否平整,進行微調,如有必要從新進行定向設站,以保證其精度。
5結束語
根據我們對上面的研究我們得知,水利工程是我國基礎建設中最為重要的基礎,我們在水利工程測量過程中如何更好的提升其精度水平,與水利工程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必須在測量中嚴格的控制其技術,對其進行水利工程測量中全站儀的誤差分析與精度控制方式進行選擇,必須認真切實的對水利工程測量質量進行提升,才能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測量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勇,韋漢華.水利工程測量中全站儀的誤差分析與精度控制[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3(19):55-56.
[2]馮強國.水利工程測量中全站儀的誤差分析與精度控制[J].北京農業(yè),2015(24):133-134.
[3]潘永明.論水利工程測量中全站儀的誤差分析與精度控制[J].廣東科技,2014(Z1):89-90.
[4]胡躍進.全站儀的誤差分析及精度控制在水利工程測量中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5(02):57-58.
工程測量研究畢業(yè)論文范文篇二
《 建筑工程測量問題及對策 》
測量的過程眾所周知,不言而喻,它不是一個階段性的工作而是貫穿于整個建筑工程的始終。為了確保建筑的施工達到預定設計的目標,通常在實踐中,我們會對具體的施工進行檢測。這種檢測既是一種檢查也是一種核對。當建設項目完成以后還仍需進行測繪,以便為之后的建設和維護提供數據。測量工作可以說連接建筑工程圖紙和實際施工的橋梁同時它也是非常重要的前期準備工作,對于之后建筑工程的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也許有一種錯誤認識認為已經投入使用的項目就不用檢測了,因為整個建筑工程都已經完成了。其實即使投產,也應該適時檢測,這種檢測更像是一種監(jiān)測行為,這保證建筑過程的安全可靠,這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測量工作貫穿于整個建筑工作當中。測量的有效性和效率都從很大程度上對測量的結果以及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而,我們要提高認識,認識到測量的重要性,規(guī)劃好測量工作。當前在測量工作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只有將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才能夠保證測量的有效性。
1建筑工程測量中存在的問題
1.1從業(yè)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且人員缺乏
現在測量工作存在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當前的從業(yè)人員素養(yǎng)不高,并且測量人員比較少。這從根本上造成了測量工作的一些問題。實踐中有很多的建筑工程都出于成本及其其他方面的考慮,任用一些其他崗位的沒有絲毫 經驗 的來進行測量。由于這些人員本身不專業(yè)并且沒有經過專業(yè)的培訓,那么測量結果可想而知。另外,當前測量人員非常緊缺,專業(yè)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測量準確的難度。
1.2測量設備陳舊且數量不足
現在很多的建筑公司沒有具備相應的測量設備,大部分通過臨時租賃來應付了事。而有的企業(yè)測量設備沒有及時更新,非常的陳舊,這都對測量的準確性造成了隱患。如果不具備相應設備的企業(yè)設備有一些不足,那么就得尋找更加精密的設備,這影響了測量的進度。而設備陳舊的企業(yè)呢,由于沒有及時的與時俱進,測量的速度和精確性都很值得商榷。因而我們應該從設備上解決這一問題,以免造成更多不必要的影響。
1.3測量儀器操作與保養(yǎng)不當
測量工作的特點決定了其設備的是高精密儀器并且操作人都必須進行專業(yè)的培訓,如果在測量的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具備操作知識操作失誤,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失誤,測量出的結果也會大相徑庭。有的精密儀器在使用完后要進行規(guī)范的保養(yǎng)和存放,否則會影響測量效果。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忽略了這一點,操作人員并未對儀器設備進行保養(yǎng)導致精密度受到影響。當然在使用過程中也必須注重保養(yǎng)事宜,確保測量數據的精確。
1.4測量的質量控制被忽視
現階段,大部分的工程竣工驗收時都并未著重的對測量質量進行檢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忽略了這一點。這導致了建設企業(yè)對于建筑工程測量的質量控制也不太重視,從而當前的測量標準都經不起檢驗,大部分都沒有達到測量標準和要求,嚴重的阻礙了建筑工程測量工作的進步。
2建筑工程測量問題的解決方法
2.1強化對建筑施工測量工作的認識
測量工作可以說是一種客觀性的工作,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它也帶有主觀性。測量的方法和測量工具的選擇這都是主觀意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當前人們落后的主觀思想阻礙了測量工作的進行。因而為了確保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了,首先必須在思想上力求科學,正確的認識。我們要讓相關工作者摒棄錯誤的思想觀念,讓人們意識到測量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的價值。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從根本上轉變其思想,扭轉當前測量的窘境。
2.2加大測量儀器的資金投入及加強對儀器的保養(yǎng)
現階段,技術在我們生活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它也給測量工作帶來了福音。技術的提高,對測量工作的精確度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像前文所述,很多公司處于成本的考慮設備儀器陳舊,因而公司應緊跟時代潮流,加大對測量設備儀器的投入。以適應儀器設備快速發(fā)展以及建筑工程測量準確性的要求。當然增加儀器投入的同時也應該加強對現有儀器的保養(yǎng)。例如在我們日常測量工作中為避免重測現象的發(fā)生就應該定期的對儀器進行校正。這看似比較麻煩,但是保證了測量的準確,并且避免了返工的行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節(jié)省人力、物力、財力。取出儀器的時候我們應該堅持輕拿輕放的原則。儀器取出來我們安裝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如果是安裝在三腳架上面的儀器為避免摔壞應該擰緊螺絲。使用儀器應堅持平穩(wěn)的原則,禁止對儀器進行粗暴對待,尤其是帶有阻尼功能的儀器。
2.3加強相關人員的培養(yǎng)與培訓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的增多,對于測量專業(yè)人員的素養(yǎng)和數量需求也日益擴張。另外,隨著測量技術的發(fā)展,各種新的設備和技術不斷引進,這對我們測量人員的素養(yǎng)的要求更高,因而當前我們應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養(yǎng)和培訓。這種培養(yǎng)和培訓從企業(yè)方面來說應該提高企業(yè)對測量工作的認識,并且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當然對于測量人員也應該提高自學的認識進行心得交流,增強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應該加強對測量人員培訓的投入,只有國家支持,企業(yè)和個人的響應,才能形成一個測量專業(yè)素養(yǎng)全面提高的局面。
3結語
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建筑工程質量的要求毋庸置疑,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與時俱進,不斷的改進當前的測量方式和測量技術因為測量工作對建筑的質量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因此,我們應認識問題,然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個解決問題的思路才能夠尋求到科學的解決辦法,推進整個測量工作的發(fā)展。
工程測量研究畢業(yè)論文范文篇三
《 公路橋梁工程測量技術探析 》
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位于武漢長江大橋上游2.3公里,為武漢市的第八座長江大橋,全長9.18公里,其中正橋全長3.42公里,橋面寬38米。正橋布置雙向8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60公里/小時。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為我國首座三塔四跨地錨式懸索橋,施工過程具有強烈的幾何非線性,對風速、溫度和制造誤差等都非常敏感,應于貓道、主纜和加勁梁的施工前分別進行全橋貫通測量;同時,為控制主纜和索股線性,還必須監(jiān)測跨徑和索塔的變化。所以,為保證橋梁的高程與跨距一致,測量基準統(tǒng)一,橋梁工程對測量測繪技術要求很高,傳統(tǒng)的測量測繪技術已不能滿足要求,而現代化測量測繪技術的應用很好地彌補了不足,為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的建設與實現提供了技術支持。
1規(guī)劃設計階段測量、測繪技術的應用
1.1利用VRS系統(tǒng)繪制高精度的地形圖
利用VRS系統(tǒng),也就是虛幻參考站系統(tǒng),只要完成采集碎部點的屬性和坐標,就可繪出地形圖。這樣,一臺GNSS接收機便可完成幾臺GNSS接收機的工作,不僅降低了測量成本,還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與常規(guī)的測圖方法相比,VRS系統(tǒng)的可靠性、定位精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2橋梁勘測設計一體化系統(tǒng)的建立和運用
橋梁勘測設計一體化系統(tǒng)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條件下對橋梁勘測設計工作的一種創(chuàng)新:利用GPS技術獲得無人機對公路橋梁航拍的航帶內控制點三維坐標的空間信息,借助數字攝影測量系統(tǒng)完成地形圖的繪制;用遙感技術收集橋梁沿線的水文地質等各種信息,并將之繪制到遙感圖上,便可以快速地得到勘測結果,并且耗費低,節(jié)約了勘測成本;在C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中傳入遙感信息、地形等野外采集信息,橋梁工程的前期規(guī)劃、方案設計、施工等工作便可得以進行,而諸如立項、評估、決策以及橋梁的工程勘測設計等一系列工作也有了有力的信息保障。
2施工階段測量、測繪技術的應用
2.1施工控制網的測量
橋梁平面控制網通常分兩級布設,橋的軸線主要被首級控制網控制。根據公路橋梁所處的地形條件以及橋梁所跨越的河寬,首級GPS平面控制網的布設按照一級GPS控制網的技術指標進行。公路橋梁的首級控制網一般用GPS靜態(tài)相對定位測量,再經過相應的處理獲得平面定位成果,具有精度高,工效高,成本低等優(yōu)點。由于在公路橋梁的勘察階段,設計單位的控制點達不到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放樣的點的密度要求,加上不可避免的一些點位損壞等因素,需加密控制測量網。利用VRS動態(tài)測量可以在橋梁工程加密控制測量網中獲得測點的三維坐標,這一方法已被中小型公路橋梁廣泛應用在對施工平面控制網的測量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2橋臺、橋墩的施工測量
準確地測設公路橋梁橋臺、橋墩的中心位置及它的縱橫軸線是橋梁施工階段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可采用直接丈量法,電磁波測距法或交會法。除測設縱橫軸線,還要進行橋梁橋臺、橋墩的定位,橋臺、橋墩中心位置線的放樣,大梁架設位置的放樣,支座墊石的放樣等工作。
2.3架設的施工測量
主纜架設前要進行全橋貫通測量,以確定高程和各跨徑都符合設計要求。全站儀坐標法可用來直接測量平面,全站儀三角高程法可用來測量高程,并配合水準儀鋼尺復核。而近年新興的機器人(鎖定)功能被越來越到的用來控制公路橋梁架設的安裝,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4施工測量中的新興技術
隨著測量、測繪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一些更先進,更便捷的技術手段被運用于公路橋梁的施工測量中。VRS系統(tǒng)可對點線面及坡度線進行高效的精度放樣,同時與全站儀相配合,更好的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超站儀可以在需要處通過PTK技術建立控制,而且用超站儀測量和放樣可以減少全站儀的安置,不僅提高了效率,還提高了精度。由于超站儀可適用于各種類型的作業(yè),省時,省力,又高效,這種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施工測量的整個領域。
3運營階段測量、測繪技術的應用
3.1VRS系統(tǒng)在公路橋梁結構檢測中的應用
質量監(jiān)督部門為了加強對橋梁的質量管理,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橋梁的軸線、高程、柱位、支座偏位等進行檢測,在傳統(tǒng)方法中,監(jiān)督部門常用全站儀等儀器進行測量,這種方式受控制點的因素影響很大。而隨著GPS技術和網絡信息化的發(fā)展,VRS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橋梁施工的測量中。現在的VRS系統(tǒng)可在一個施工標段內設立一個固定的點,以此點作基準點,此標段內的所有公路橋梁結構都可通過移動站進行檢測,從而大大提高了整體檢測的精度。
3.2橋梁工程的變形監(jiān)測
由于橋梁工程的特殊性,在它的變形監(jiān)測方面需要研究開發(fā)橋梁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變形監(jiān)測,對測量測繪的自動化技術及 措施 要求更高。VRS系統(tǒng)于傳統(tǒng)的水準測量相比,不僅速度更快,周期更短,精度也更加均勻。VRS系統(tǒng)與數字水準測量結合使用,便可減少公路橋梁變形監(jiān)測費用的三分之一,縮減時間的三分之一。而測量機器人在固定的測站上安裝全自動化的站儀,與自動檢測軟件相配合,便可全自動地在計算機的控制下實施工作,不僅可采集、處理與輸出變形點的三維數據,還可進行遠程的在線監(jiān)控管理,使公路橋梁工程的檢測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完全自動化的最新最高境界。此外,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利用激光測距原理來獲取所需目標數據,可以將被掃描對象的形態(tài)特征和整體結構準確地描述出來,并生成三維數據模型,定性、定量地分析公路橋梁,對橋梁運營管理中的變形作用進行更好地檢測。
4結束語
測量測繪工作貫穿整個公路橋梁的工程,在橋梁建設中擔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隨著測量與測繪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新技術在公路橋梁工程中的運用,橋梁工程的作業(yè)方法和測量手段已經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革。PTK系統(tǒng)、VRS系統(tǒng)以及全自動機器人功能等這些現代化的測量測繪技術將會成為未來公路橋梁工程測量發(fā)展的主流方向,它們?yōu)楣窐蛄汗こ探ㄔO的現代化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并且促使傳統(tǒng)的公路橋梁工程測量邁向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和社會化,進入測量測繪信息化的新時代。
有關工程測量研究畢業(yè)論文范文推薦測繪資質管理問題研究論文:
1. 工程管理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范文
2. 2016年工程造價畢業(yè)論文范文
3. 建筑工程畢業(yè)論文范文
4. 建筑工程畢業(yè)論文范文
5. 建筑工程管理畢業(yè)論文范文大全
6. 關于工程管理畢業(yè)論文范文
7. 工程碩士畢業(yè)論文范文
測繪論文怎么寫?標準格式又是什么樣的呢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已經引起社會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測繪行業(yè)逐步實現了從模擬法向數字測繪體系的轉變,并與遙感、空間定位和地理信息相結合,奠定了傳統(tǒng)的測繪行業(yè)向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的基礎。傳統(tǒng)的測繪產業(yè)應抓住機遇,以高新技術為依托,實現傳統(tǒng)的測繪生產向數字化生產的轉變,進而為建立數字化規(guī)模生產、并最終形成數字化生產基地打下良好的基礎。
1 測繪技術的發(fā)展方向及測繪行業(yè)的產業(yè)特征
1.1 測繪技術應屬于信息技術
傳統(tǒng)的測繪技術領域包括大地測量技術、航空攝影測量技術、工程測量技術、地圖制圖與制印技術、海洋測繪技術以及測繪儀器制造技術等。當代測繪高科技主要是空間定位技術、航空和衛(wèi)星遙感技術、地面一體化測量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以及與之相配套的通信技術和系統(tǒng)技術而帶來的上述技術的集成。它是以研究地理信息為主要目的,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對地理信息的幾何物理性質的探討,研究地理信息的度量方法,研究地理信息如何產生、提取、變換、檢測、傳遞、存貯、識別和處理,以及研究如何表達和應用地理信息等這些均屬于當代信息科學的研究內容。凡是用信息科學的原理和方法與信息打交道的技術均應稱為信息技術。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測繪技術應該屬于信息技術范疇。測繪技術的現代化發(fā)展方向要
以信息技術為發(fā)展方向,這就是當前測繪科技的發(fā)展戰(zhàn)略。
1.2 測繪行業(yè)屬于信息產業(yè)范疇
測繪行業(yè)應該屬于第三產業(yè)中的信息產業(yè)范疇。因為,一是測繪業(yè)務的基本內容都是為地理信息的獲取、處理、表達等提供服務;二是測繪產品具有知識性和決策依據屬性的信息產品;三是測繪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屬于信息技術范疇;四是測繪產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即測繪商品的商品屬性)。因此,測繪生產應該是一種以信息產品的交換為目的的特殊商品生產。測繪行業(yè)屬于第三產業(yè)的信息產業(yè)這不僅是理論上的劃分問題,而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在實踐中應當把它真正作為一種產業(yè)來經營。
1.3 測繪工作重點向開辟信息市場轉移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國家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測繪生產管理方式從生產事業(yè)型
向生產經營型轉變。測繪生產單位承擔指令性任務的比重逐步縮小,而計劃外的開發(fā)性任務將大量增加,城鄉(xiāng)建設與規(guī)劃國土的全面規(guī)劃與整治、資源的調查與開發(fā)、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保護等對測繪技術和測繪產品提出更迫切的要求,這些因素必將導致測繪市場的活躍。
測繪市場包括測繪信息市場和測繪技術市場兩個方面。測繪信息市場側重于測繪信息產品在社會和經濟領域內的交換和流通,測繪技術市場側重于直接利用測繪技術進行有償服務。可以預見,今后用戶需要測繪市場提供的不僅是線劃圖產品,還要有影像產品;不僅是模擬產品,還要有數字產品、專題產品、硬件產品、軟科學服務、動態(tài)信息等,都需要測繪行業(yè)自己去開拓。
2 測繪單位應采取的對策
2.1 測繪單位要理順產業(yè)結構
測繪高科技的發(fā)展,打破了測繪行業(yè)的傳統(tǒng)分工。地理信息產業(yè)應當擺脫經典測繪的組織和
結構模式,尋找更好的優(yōu)化組合與分工,應按地理信息產業(yè)的特點,形成從數據采集加工、建庫、產品提供、維護一體化的產業(yè)體系,成立能快速生產、提供地理信息數據的部門。當前,在測繪科技高速發(fā)展的同時,與其許多相關專業(yè)集成向地理信息產業(yè)發(fā)展。要發(fā)展GPS、RS和GIS(簡稱3S)技術,需要跨部門、跨行業(yè)的聯(lián)合,關起門來發(fā)展等于孤立自己。要學會在既聯(lián)合又競爭的環(huán)境中求發(fā)展的機遇和技巧。
2.2 引進和培養(yǎng)能夠適應信息產業(yè)需要的人才
要發(fā)展信息產業(yè),必須要有高科技的人才。傳統(tǒng)的測繪行業(yè)分為大地測量、工程測量、攝影測量、地圖制圖和地圖制印等專業(yè)。高科技的發(fā)展沖破了傳統(tǒng)的分工,由于各類測繪高科技系統(tǒng)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很多操作可作為“傻瓜”式的操作。學會按鍵操作比較容易,如GPS接收機,只需花1~2小時即可學會操作,但要解決GPS數據中出現的問題,就需要一定的理論水平和研究水平。也就是說操作越來越簡單,而解決關鍵問題卻越來越復雜。在引進和培養(yǎng)人才中,注意研究人才和實用人才的合理搭配,使人才的結構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效能。就專業(yè)而言,主要引進和培養(yǎng)“3 S”及其集成的人才。與此同時,還要注意人才的知識和技能的及時更新。
3 測繪行業(yè)的主要技術政策
測繪高科技的發(fā)展,信息產業(yè)的迅速崛起,導致測繪行業(yè)擺脫經典的測繪產業(yè)的組織和結構模式,但今后在一定的時間段內,測繪新技術體系不可能完全替代測繪生產中的常規(guī)技術體系,即常規(guī)測繪技術仍將在測繪生產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測繪單位和測繪科技工作者必須把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和常規(guī)測繪技術的改造放在主要地位,要在常規(guī)技術和新技術之間,建立起一種適合本單位實際的過渡體系。
實現測繪生產從模擬向數字化的轉變,不僅僅是將模擬圖轉換為數字圖,而是實現基礎地理信息從采集、存貯、管理到產品輸出整個流程作業(yè)方式的改變,這種改變是系統(tǒng)的、整體的。所以,測繪單位必須進行總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作為一個系
統(tǒng)工程全面加以實現。當前,測繪單位首先要全面完成常規(guī)測繪技術向數字化和自動化方向過渡的技術改造。
3.1 組建基礎地理信息系統(tǒng)
建立1∶500~1∶10 000各種比例尺地形圖、地籍測量、地下管線測量等需要的機助成圖系
統(tǒng),應有數據庫、圖形庫編輯功能,能夠和野外觀測電子手簿實現接口。只有這樣,才能在新一輪的更新基本圖中,全面實現航測數字化成圖(局部地區(qū)不排除全野外數字成圖),并建立全站儀、電子手簿在野外直接對數字地圖進行修測(大面積集中修測亦可采用航測數字修測),使數字化成圖一體化。
各類工程圖施測,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放樣,市政工程的定線以及各種工程的竣工測量等均應
采用內外業(yè)一體化系統(tǒng),其數據格式應與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接軌。
3.2 建立部門網絡,實現資源共享
盤片管理方法無法滿足信息存貯、使用的要求,同時為避免出現磁盤數據損壞、數據丟失、新老版本數據混淆現象,應在生產管理部門、數字化內業(yè)生產部門、圖檔管理部門之間建成計算機網絡,通過計算機圖檔管理系統(tǒng)實現數字化內業(yè)生產調圖、歸檔到最終打印的自動化。
為有利于生產方式從采集到管理的轉換,應考慮建立本單位的局域網,實現各生產部門、生產
管理部門、檢查驗收部門、圖檔管理部門之間的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使各部門作業(yè)以數據流的方式進行運轉。
3.3 推廣GPS定位技術的應用
應用GPS定位技術為城市及各重點工程項目建立各等級的控制網和精密工程控制網,重點
掌握靜態(tài)相對定位原理、布網原則、精度要求和作業(yè)技術方法。學會網型的設計、儀器檢驗方法、外業(yè)數據采集和內業(yè)數據處理、坐標轉換、平差計算等問題的處理。
在城市規(guī)劃管理、市政管理、交通管理、環(huán)境保護、災害監(jiān)測、氣象學、土地管理等城市管理方面,GPS都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市場機遇。
隨著全球信息化浪潮和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召喚,空間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傳統(tǒng)的測繪技術體系正在向以“3 S”技術為特征的現代測繪技術體系轉變,測繪行業(yè)也正逐步向現代地理信息產業(yè)過渡和轉化。我們應當貫徹“加強測繪工作,發(fā)展地理信息產業(yè)”的精神,立足現在,展望21世紀,攜手并進,共創(chuàng)地理信息產業(yè)的未來。
測繪工程方面的碩論畢業(yè)論文什么題目比較好寫?請教高手指導
測繪工程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實踐與思考
測繪工程人力資源開發(fā)問題探究
“大工程”背景下測繪工程專業(yè)的改革探索
測繪工程中GPS RTK技術的應用實例
淺析RTK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實際應用
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tǒng)控制
測繪工程中新技術的應用及技術設計思路探討
優(yōu)化測繪工程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探討
基于工作流的測繪工程管理模型的研究與實踐
測繪科技論文3000字
測繪科技信息工作在波瀾壯闊的測繪體制改革大潮的推動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測繪科技論文3000字,僅供參考!
測繪科技論文3000字篇一
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fā)展
[摘要]本文通過對數字地球和現代測繪科技的深入分析,對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fā)展進行了詳細闡述,以供同行探討。
[關鍵字] 數字地球 現代測繪 科技
[中圖分類號]P2 [文獻碼] C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2-117-1
0引言
所謂的數字地球也即是指一個用地球坐標為依據,同時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數據以及多維顯示的地球虛擬系統(tǒng)。數字地球看成是"對地球的三維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夠放入大量的地理數據"。而現代測繪科技則是以計算機技術和光電技術以及網絡通訊技術,同時加上空間科學和信息科學為基礎的科學技術,而隨著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不斷完善,以全球定位系統(tǒng)和遙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統(tǒng)為技術核心,并且將地面原有的特征點以及界線都通過測量手段獲得反映地面現狀的圖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設的規(guī)劃設計和行政管理之用,從而為社會的生產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在當前社會的各領域和行業(yè)中,各種技術和理論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并且還涌現出了大批先進的技術和理論,而在當前的數字地球和測繪科技中也不例外,隨著大量先進技術以及理論在數字地球和測繪科技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數字地球和現代測繪科技的水平,從而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就數字地球和測繪科技的實際情況而言,其中還存在著一些較為嚴峻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到數字地球和測繪科技的發(fā)展,還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本文從測繪學的現代發(fā)展出發(fā),對數字地球和現代測繪科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對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fā)展進行了詳細闡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討共同提高,進而為我國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測繪學的現代發(fā)展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斷提高,因此人們迫切的需要加深對地球的認識,從而才能夠更好的改造自然,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測繪學是人類認識自然和認識地球的重要手段,隨著測繪學的發(fā)展,人們對地球的認知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隨著近幾年來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在測繪領域中也加大了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力度,從而使得現代測繪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我國幅員遼闊,國土面積達到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而利用現代測繪學將測繪我國的地圖就能夠大幅度縮短工期,從而解放了許多勞動力,進而有效地節(jié)約了成本。
今天,光纜通訊、衛(wèi)星通訊、數字化多媒體網絡技術可使測繪產品從單一紙質信息轉變?yōu)榇疟P和光盤等電子信息,產品分發(fā)可從單一郵路轉到"電路"(數字通訊和計算機網絡傳真),測繪產品的形式和服務社會的方式由于信息技術的支持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實現了信息化的發(fā)展。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經濟所有制成份和運行體制的改革,需要開放民用國家測繪產品;從技術方面看,西方國家衛(wèi)星測地技術可制作全球幾乎任一地區(qū)1m分辨率(相當1∶1萬比例尺)的地圖,衛(wèi)星上的GPS又可將這種地圖納入全球參考框架和轉換為他們的國家坐標系,中、小比例尺國家地圖的保密價值已大大降低;對于軍事敏感的重力數據,衛(wèi)星重力技術所發(fā)展的低階全球重力場模型已足夠用于他們的遠程戰(zhàn)略導彈發(fā)射。
2數字地球和現代測繪學
地球上一切事件都發(fā)生在一定的空間位置,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所需要的信息絕大部分(約80%)都與地理位置相關。中國21世紀議程62個優(yōu)先發(fā)展項目中,約有40個需要建立或應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數字地球是利用海量地理信息(即地球空間數據)對地球所做的多分辨率、3維數字化描述的整體信息模型,便于人類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為人類認識、改造和保護地球提供一種新的手段,這里在數字地球的概念中突出顯示了地理坐標的框架作用,因此NSDI是數字地球的基礎設施,要求提供(地球)空間數據框架,包括大地測量控制框架(國家定位網和重力控制網)、數字正射影像、數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基礎地理數據集。在此框架上加載各類地球自然信息和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等一切所需要和感興趣的人文信息。為數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間數據框架是測繪業(yè)本身的"專職",但又對測繪學提出了更高層的技術要求。
3測繪學和地球空間信息學
在本文第一部分已談及測繪學在新的技術進步推動下的現代發(fā)展趨勢。
從現代信息論的觀點看,測繪學本質上就是一門關于地球空間信息的學科,傳統(tǒng)的測繪受地面測量技術、時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產品主要是單一的地形圖和在地形圖基礎上編繪的專用地圖。它不能反映、至少不能及時反映地球表面形態(tài)的變化,特別是大范圍和全球變化。其產品制作周期長,已不能滿足地區(qū)經濟和全球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多種需要。信息技術加快了人類社會的運行速度。
測繪學應該是提供人類生存空間自然環(huán)境及其變化信息的學科,它的學科內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如何界定測繪學的含義,已是世界各國測繪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于是從90年代開始,國際上將測繪學(Surveying and Mapping)更改為一個新詞,以準確反映學科實質,Geomatics一詞由此應運而生。隨后,有關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是地學界成為熱門話題,由于對其含義理解不同,其中文譯名也是五花八門,現在將它譯成"地球空間信息學",已基本得到認同。不管人們對Geomatics的含義如何理解,但根據ISO的標準定義和國際測繪聯(lián)合會(IUSM)對"測繪學"的定義,兩者的含義是基本類同的,只不過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間信息的范圍更寬一些。Geomatics更準確地描述了測繪學在現代信息--通訊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適應了現代社會對地球空間信息的極大需求的特點,因而發(fā)展和提高了測繪學的研究和工作領域,符合現代測繪學發(fā)展的實際。
4結束語
隨著這些測繪技術以及測繪理論的應用,使得現代測繪科技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從而為幫助人們認識地球和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本文對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深入分析,同時加上對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發(fā)展的詳細闡述,相信讀者對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總而言之,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是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現代測繪的水平,還必須要加大對其的分析研究力度。
測繪科技論文3000字篇二
如何促進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事業(yè)快速發(fā)展
[摘要]"十二五"期間為我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yè)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即構建數字中國,監(jiān)測地理國情,發(fā)展壯大產業(yè),建設測繪強國。剛召開的黨的明確指出要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硬件、軟件的兩手共同發(fā)展,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事業(yè)要根據社會發(fā)展的趨勢走向,結合經濟發(fā)展的動態(tài),科學謀劃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的發(fā)展藍圖,豐富測繪地理信息的資源,加大開發(fā)力度,加快實現自主創(chuàng)新的腳步,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fā)揮測繪在國家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
[關鍵字]測繪 地理信息 科技事業(yè) 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3-114-1
0 引言
測繪工作國家經濟、文化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一項前提保障性工作,是一個國家地信信息產業(yè)的基礎組成部分。它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提供與地理位置有關的各種專題性和綜合性的基礎信息,其成果是進行資源調查、環(huán)境監(jiān)測、農田建設、能源、交通、水利等大型工程建設、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土地開發(fā)利用、重大災害監(jiān)測預報和科學研究、國防建設以及國家宏觀管理決策必不可少的基礎資料。從八十年代初期,測繪業(yè)開始著手對傳統(tǒng)測繪手段和生產工藝進行技術改造,開展了數字化測圖、機助地圖制圖、地圖數據庫、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人衛(wèi)激光測距(SLR)、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GPS)、遙感(RS)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盡管我國測繪業(y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其整體技術水平同國際測繪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遠遠滿足不了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這主要表現在: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尚未解決,完整的數字化測繪生產技術體系尚未形成;測繪生產中生產速度慢、更新周期長、產品形式單一、地圖印刷質量較低等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性轉變;測繪基礎理論研究相對薄弱,尤其是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地圖制圖學等領域,從而嚴重影響了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測繪信息綜合開發(fā)應用水平較低,測繪高新技術集成化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較弱,參與全球問題的國際合作研究尚待進一步拓展。 本文就如何促進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做以下建議。
1 積極推進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建設
第一,利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強對基礎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改造和優(yōu)化升級,積極開展各級各類專題數據庫建設。將基礎地理信息更新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緊研究建立新形勢、新技術條件下的基礎地理信息更新機制,加快信息更新步伐,切實提高基礎地理信息的現勢性。第二,加強各級各類基礎地理信息資源的整合,積極推進各級測繪部門之間以及測繪部門與有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實現不同數據源、不同類型、不同尺度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集成應用。第三,盡快形成中央和地方測繪部門分級管理、標準統(tǒng)一、種類齊全、互聯(lián)互通的基礎地理信息共享平臺,為實現測繪部門基礎地理信息快速傳送和充分利用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2 創(chuàng)新思維,以新的理念引領測繪地理信息轉型發(fā)展
測繪地理信息人勇于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勇敢地舉旗亮劍,提出24 字總體戰(zhàn)略,成為測繪地理信息發(fā)展新坐標。新理念的形成,讓我們突破傳統(tǒng)思維的桎梏,實現了由“測繪”向“測繪地理信息”的嬗變;讓我們更加與時俱進,推動數字中國向智慧中國邁進;讓我們打破了傳統(tǒng)的測繪工作模式,開辟了地理國情監(jiān)測新領域;讓我們加快轉變發(fā)展模式,真正實現了公益性測繪地理信息事業(yè)和地理信息產業(yè)兩條腿走路。只有敢于打破常規(guī),突破慣性思維的束縛,才能形成測繪地理信息文化“快”的靈魂、“干”的精神、“好”的品質,才能發(fā)揚好“熱愛祖國、忠誠事業(y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測繪地理信息精神。
3 加強測繪科技人才資源建設
人才是科技創(chuàng)新和競爭制勝之本,沒有人才就沒有創(chuàng)新。一流的學術思想、一流的技術成果,需要有一流的人才。測繪科技人才資源建設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千方百計穩(wěn)定現有科技人員,增強科研與生產單位對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有計劃地引進和培養(yǎng)優(yōu)秀測繪科技人才,逐步開展成績優(yōu)異高級工程師的選拔評審,充實和壯大測繪科技創(chuàng)新隊伍;三是培養(yǎng)和造就一批科技經營管理人才,提高測繪科技創(chuàng)新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創(chuàng)新管理水平。建立人才合理有序流動的機制,鼓勵測繪生產單位設立特聘專家崗位,吸引優(yōu)秀人才進入測繪生產一線;鼓勵職工開展技術發(fā)明、技術革新活動,并作為職工個人業(yè)績考核的重要指標;通過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設、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以及在科技項目立項、評審和驗收中設置人才培養(yǎng)指標等方式,培養(yǎng)造就一支由科技領軍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科技創(chuàng)新骨干和基層單位技術骨干等組成的測繪科技人才隊伍。
4 加強基礎研究和軟科學研究
跟蹤國際測繪學科前沿,發(fā)展測繪科學技術理論和方法,積極開展現代大地測量理論和地球動力學、新型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機理、地理信息科學、地理空間信息網格理論與技術等研究,提高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測繪科技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勁。結合測繪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開展測繪軟科學研究,用以指導測繪管理實踐,重點加強測繪發(fā)展戰(zhàn)略、測繪管理理論、測繪管理體制、測繪法律法規(guī)、測繪統(tǒng)計指標體系、測繪工程設計管理以及地理信息產業(yè)發(fā)展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5 總結
堅持以測繪信息化帶動測繪事業(yè)發(fā)展全局,促進測繪工作在完善體制機制、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快速傳送信息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面提高測繪部門的利用、監(jiān)管、保障和服務水平。以推進國家信息化發(fā)展全局為著眼點,以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為重點,以地理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為主線,加快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健全測繪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地理信息的獲取實時化、處理自動化、服務網絡化和應用社會化,顯著提高測繪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大力促進地理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更加有力的測繪保障。
參考文獻
[1]記者,周湛.推動地理信息新型服務業(yè)態(tài)大發(fā)展[N]. 中國測繪報. 2011-06-03.
[2]把握大好機遇努力奮發(fā)作為全力推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yè)再上新臺階[N]. 中國測繪報. 2011-12-20 (002).
[3] 本報記者 徐紅. 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步伐加快[N]. 經濟日報. 2010-01-25.
評論已關閉!